為什么說賺錢能力比賺錢更重要?這個案例來看看吧!
拿到更高的報酬固然是我們所期待的,但薪水并不是跳槽的唯一標準,僅僅為了高薪而跳槽是不夠理智的,也是盲目的。
你必須知道那份高薪工作適不適合自己,有沒有能力去做,重要的是,你能在這個高薪的崗位做多久,對自己有多大的發展空間。
如果有一份工作薪水很高,可你根本就勝任不了,你再自信,老板也不喜歡你,你只好灰溜溜地離開。
也許,跳槽前,你有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,但跳槽后,這個平臺就不再屬于你,那時你就該后悔莫及了。
加微信:56636097,免費領取網賺秘籍《旗幟網絡筆記》電子書

比如李開復從微軟跳槽到谷歌,也是為了一個好的發展空間。
在微軟,他可能只是一個執行者,甚至是一個隨時被換掉的螺絲釘,有才能未必能得到重視,有好想法未必能放手去做。
關于這點,李開復在自傳《世界因你而不同》一書中曾寫道:
從1998年到2005年,我在微軟公司服務了整整七年,其中兩年在北京,五年在總部。
我不得不說,在總部工作的最后一段日子,我倍感煎熬,與很多人有過相似的感受。
一個龐大的體系里,我的聲音已經無法發出,關于對產品的方向與想法,總部鮮有傾聽。

我如同一部龐大機器上的零件,在中規中矩,沒有任何發揮空間的環境下運行著。
這是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被替換的光鮮零件。
那種價值的缺失感以及精神上的落寞占據了我的內心。
可以看出,李開復離開微軟有些無奈,但為了前程就沒有絕對的忠誠,他需要個可以大展拳腳的空間。
跳糟谷歌后,他深受谷歌老板的器重,給了他更大的自主權,而谷歌中國的建立,可以說有很多李開復的個人色彩。
是他讓一個公司從無到有,從弱小到強大,最后成為唯一能對抗百度一家獨大的搜索企業。

雖然谷歌不幸退出中國,但這與谷歌中國的實力是沒任何關系的。
李開復最終離開谷歌自己創業,更是為了一個完全由自己的掌控的發展空間。
但是他在微軟、在谷歌積累的經驗,則為他創業積累了寶貴的財富。
而唐駿如果只是為了高薪盲目跳槽,或許現在還是一個普通的程序員,或許只是拿著高薪的一個小主管。
所以,對于想創業的人而言,不要盲目為了高薪跳槽,應該有李開復、唐駿一樣的智慧。
打工時,為自己尋找好的發展空間,好好鍛煉自己,爭取有機會創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