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讓我們成長?
上學時,總有那么幾個人,埋頭苦讀,兩耳不聞窗外事。
結果那,成績依然差的要死,你有沒有這樣的同學?
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?
表面很用功的學生,并不代表他真的用功,他只是假裝很用功。
人都有恐懼心理,害怕被社會所淘汰,一旦發現身邊的人都很努力,就會有強烈的壓力。
這種壓力會讓你覺得應該做點什么,來緩解恐懼,不管對錯。
當你在恐懼時,所做的一些事情,在做之前,是無法思考其對錯的。
你消耗了一些時間,感覺自己在成長,恐懼感減退,你很滿足。
其實,你所做的一切,只不過是假努力,在《旗幟:為什么我們會迷茫》這篇文章中,我就強調過,
我們迷茫的本質,就是無法分清最核心的東西,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堅持做錯誤的事。
這種“假努力”,會讓你在錯誤的道路上一直前行,這就是為什么你那么努力,卻沒有效果的原因。
為什么我們老是在做一些“假努力”的事那?
一般,普通人在做一件事時,會把事分為二部分:
1、簡單的
2、復雜的
我們會優先去做簡單的事,而把復雜的事放在后面,在簡單的事上消耗大量時間。
直至時間所剩不多,才會去做復雜的事,當時間截至,如果復雜的事還沒有完成,我們大多會放棄做這件事。
比如:當你想健身時,你會想,要買個好的健身墊,你耗費了2個小時在網上找健身墊,對比其性能,你覺得還要有一套健身衣,于是又消耗了2個小時選擇喜歡的衣服,最后,你發現缺少一個好的健身軟件……
就這樣,當你健身時,時間也許已經過去了6-7個小時,你覺得今天時間不足了,就放棄了健身。
明天,當你健身時,你覺得這套軟件不太適合你,你又去找其他軟件……
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,那么你最后所做的努力都積累了哪些東西那?
既然習慣性愿意做簡單的事,而忽略復雜重要的事,
是不是可以深入思考一下,得出下面的結論?
做任何事,也許并不是我們喜歡的,而是因為簡單,我們并沒有仔細思考過我們所做的事,是否是真正能讓我們成長的。
比如:你沒有技術,在工廠打工,太累,想換一份工作,你會發現,換來換去,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,你不會去想先學習一門復雜的技術,再去干有難度的事,因為這樣比較簡單。
如何讓我們成長?
既然做簡單的事是假努力,沒有讓我們成長,那么就簡單了,做復雜的事,才是我們成長的關鍵,
復雜的事,一定是困難的事,我們一定要直面困難,解決它,才能真正讓我們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