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%的文案都是在自話自說
閑來無事,翻了下朋友圈。
發現很多賣產品的文案都是自嗨型的。
啥是自嗨型那?
沒有讓客戶腦海中瞬間產生清晰概念的文案,都屬于自嗨型文案。
我們來舉個例子,
有一天,你吃著火鍋,唱著歌。
突然看到了個廚師妹子。
你打電話跟你朋友說,這個菜非常好吃,做菜的妹子賊漂亮,好大的胸。
朋友心里會想,到底菜有多好吃?
是像小時候媽媽做的那么好吃?還是像國宴上的那么好吃那?
妹子漂亮到啥程度?
是像鳳姐那么漂亮?還是像范冰冰那么漂亮?
胸究竟有多大?
是有班花的大,還是有隔壁李二狗女朋友的大?
你說的并不清楚!
也許在你心里,鳳姐這樣的算美女,在你朋友心里范冰冰這樣的才是美女。
當你朋友也吃著火鍋,唱著歌,一路飛奔而來看美女的時候,
結果看到了鳳姐。
我想肯定會暴揍你一頓。
平常我們也會看到很多自嗨型文案,比如:
XX培訓:這節課有很多干貨,老師特別負責
XX樓盤:極致精裝,無比豪華
XX餐館:營養美味,好吃到爆
這節課干貨很多,是有10%的廢話那,還是有50%的廢話那?
老師特負責,是像小學生那樣打手板那,還是像大學那樣談心那?
有多負責,完全不知道。
樓盤到底有多精裝?到底有多豪華?
無比豪華?是跟誰比?
是跟老家的小院比,還是跟比爾蓋茨的豪宅比那?
好吃到爆,有多好吃?多營養?完全不知道。
為什么自嗨型文案沒效果?
原因:你看到的,用戶沒看到,信息傳遞不明確。
導致:用戶低估產品,沒有動力,用戶高估產品,覺得被騙!
那么如何辨別自嗨型文案呢?
很簡單,看看里面有沒有形容詞或者副詞。
我們看下上面的例子,
很多、特別、極致、無比、好吃、都屬于這類。
如何避免寫出自嗨型文案我總結了二招。
我們拿妹子的胸來舉例子,以免大家打瞌睡。
第一招:用數據說話
D罩杯的胸 OR 胸圍足足一米5
D罩杯是一個人盡皆知的標準,
我說了這個標準,你頭腦里就會有個具體的概念。
你也知道1米5的胸圍具體有多大。
要想用數據說話必須符合二個點,
1、數據應該清楚、常見、沒有歧義
2、人盡皆知的標準可以做代替數
如果你說這個胸是7英尺7英寸的,
或者說是國際標準的37號,
作為一個中國人,用貫了厘米的單位,反正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。
第二招:舉例法
比你的腦袋還大OR 一只手抓不過來 OR 簡直就是二個籃球
如果你的朋友比較猥瑣,會用手比劃一下,確實抓不過來,
籃球比較常見,所以你說籃球,大家也會對這個胸有明確的概念。
舉例法的要點:
舉的例子必須常見、讓人有明確的概念。
如果你說,這個胸跟美式橄欖球一樣大,跟10號鉛球一樣大。
橄欖球?10號鉛球?什么鬼。
其實還有第三招,那就是直接上圖:胸多大,自己看,
不用任何語言來表達。
有時候不方便用圖的時候,就用文字來表達。
經過我們的學習后,我們來看下優化后的效果。
XX培訓:這節課有很多干貨,老師特別負責。
數據法:課程由8年實戰經驗的市場總監錄制,每次作業由創始人逐行逐句批改。
舉例法:課程包含7個標題寫法,8個傻瓜式軟文公式,直接套用公式即可。
雖然你還沒有聽過這節課,
但是8年的市場實戰經驗,就會讓你覺得課程很干,
逐行批改,你就會知道這個老師到底有多負責。
7個標題、8個公式,讓你明確知道要學習的內容,
傻瓜套用,讓你明白,人人都可以學會。